地震前的准备
为减少震灾受害
- “耐震诊断”是对建筑物作抗震性调查,对抗震性能不足的建筑物,请尽快找专家咨询、做必要的补强。
- 公寓的住户,首先请了解管理组合关于对耐震诊断的意见吧。钢筋水泥结构的大规模公寓,也有必要找专家进行耐震诊断。
- 租赁住宅的房东,要重视防震和耐震诊断的实施。
你家的耐震诊断
- 耐震诊断的咨询、补助制度的申请,请找下列单位。 财团法人 大阪建筑防灾中心 电话:(06)6942-0190
- 补助制度的咨询,请找下列单位。 大阪市计划局建筑指导部指导科(耐震问题负责人) 电话:(06)6208-9303
家庭环境安全检查
- 您家周围院墙的耐震性可靠吗?
- 您家周围有不安定的空调室外机吗?
- 店招牌会不会震落,自动售货机会不会震倒?
- 院墙倒塌、物品坠落会伤人,而且妨碍避难。检查后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。
- 详细情况,请找专家咨询。
避免在家中受伤
- 有容易震倒的家具吗?
- 家具上的电视等重物会震落吗?
- 玻璃柜里的东西会不会打破玻璃飞溅出来?
- 有震落时会砸到人的花瓶、鱼缸吗?

家庭防灾会议
- 地震发生时,去哪里避难?要在震前确认好避难场所。另外,要记住前往避难场所的路线。
- 家人分散的情况下,要确定好汇合地点。
- 要确定好家庭联络方法。避难时,要在家门口贴上纸,写明避难地址,要定好确认平安的方法。
- 要选好住在其他府县的亲戚或朋友的电话和地址,这样容易确认您家的安全。
- 如果家中发生火灾,而避难路线只有一条的话,火、烟会影响避难。要保证家中有两条避难出口。

随时能携带外出的备用品
- 为以防万一,背包里要准备好备用品,一年要检查2、3回。
- 考虑到避难时的情况,备用品准备好后要试背一次。背上背包行走,看一下行动是否敏捷。
- 避难时能迅速找到备用品是十分重要的。最好放在寝室、门口等显眼的地方。
备用品一例
○面包干、罐头等(至少可以吃2、3顿的量) ○饮用水
○袖珍收音机、电池 ○手电筒
○打火机、火柴 ○蜡烛
○一次性轻便炉 ○急救包
○塑料袋(大、小) ○刀、勺子、叉子、筷子
○生理用品、湿手纸 ○奶瓶、婴儿用品(纸尿布等)
○雨具(雨衣等) ○衣服(毛巾、内衣)
○手套、绳子 ○安全帽或防灾头巾
○餐巾纸 ○现款(零钱)
○存折、图章 ○健康保险证、执照(复印件即可)
○护照 ○债券、股票
有备无患
- 备好罐头、速食方便品、大米等,定期更换。轻便炉、固体燃料要配套准备好。
- 1人1天需要3升水。要备好够2、3天喝的饮料水。
- 浴缸、洗衣机内存好水以防万一,可用来灭火,断水时可用来冲洗厕所等。
灭火器要放置在近处,容易取到的地方。平常,要参加防灾训练,学会操作使用灭火器。
- 发生灾情时,即使去医院,伤人很多,等待时间可能很长,所以要准备好应急处置轻伤的医药品。
- 家人被压在家具下面时,木工工具(锯、钳、铁撬、锤、铲、斧等)可作为救生工具使用。
需要援助者及其家庭
- 卧床不起者,行动不便者的家庭,为防止家具翻倒、物品落下时受伤,要确保安全的空间。
- 视觉不便者的家庭,室内·外布局不要经常变动,变更时要立即告知本人。
- 听·说不便者的家庭,为与周围人笔谈,手电筒、笔记用具、提问和求助用卡片、联系用便条要常备。
- 智力障碍者的家庭,平日要经常对他们讲地震的事,并反复练习。
- 住院治疗中的患者的家庭,要准备好医院的联络地址和常用医药品等,事先听取主治医生的意见。
在当地和附近建立支援体制
告需要援助者-请您走向所在的地区
- 平时要留心与地区保持联系,请求附近的人们、红十字义务团、自主防灾组织工作人员在避难时给予援助。
告附近的人们-请支援需要援助的人们
- 为帮助需要援助的人,附近的人们要与自主防灾组织等联合起来,提供信息,做好日常准备。
同心协力自主进行防灾活动
- 我们无法防止地震的发生,再加上每一个人的能力又有限,因此,本着“自己的城市自己保卫”的自主防灾组织体制原则,必须与本地区的人们齐心协力,共同做好防灾工作。
- 为开展迅速、高效的救灾活动,市内的各个联合义务团体,以红十字义务团为基础,结成了“地区防灾指导者”。
|